top of page

我村再現-岡山欣欣市場“場域精神”探尋

       眷村長大的我,一直以來有個遺憾,三十多年前自己的眷村被拆除,當時已擁有相機的我,未能及時記錄下眷村。2019年初獲邀參加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搶救及紀錄欣欣市場(全國最後一個眷村菜市場)活動,由於曾經錯失過,更能暸解到搶救眷村市場其價值在於保存其歷史意義及場所記憶,活動期間深掘出建築物之外的場域精神,同時也喚起兒時記憶。

       海德格認為人與建物所營造的氛圍,將隨著時間演變而擁有自己的場域精神(Genius Loci),也就是有著超越日常關於人性的東西存在著。欣欣市場前身於日治時代即已成形,二戰後國民黨移民接收日本眷舍,拆除日築消防池興建特殊木桁架結構的圓形市場,六十多年來市場儼然已成為臺灣近代史混種庶民文化的載體,拆除是對庶民記憶的粗暴抹除。

       本次作品分三個系列,都以個人參與欣欣市場保留運動為主。一,巜尋找場域精神》以口訪攤販方式探究庶民混種文化交融的過程,包括語言、情感及生活習性等等。二,《存在的抗辯》以編導方式請攤販或眷村住戶提供各自與市場最有情感連結或是年輕時照片,嘗試以影像將被攝者情感及歲月與場域結合,作品以多樣後製方式呈現,探究建築物的消失所造成紀實的邊界模糊,也呼應沙特"存在先於本質"的真確性。三,《我村再現》經由3D測繪工程師(黃朝煌)所繪製草圖重建欣欣市場,裡面有我兒時市場擺攤的記憶、在地人的不捨及藝術家們參與搶救文化的堅持,然而這僅是虛擬的,對後人想要探究這段歷史而言,或許只能霧裡看花了!

        當機器怪手移除這一段生活的痕跡,也抺除了眷村市場特殊的記憶及時代情境,此系列作品是與欣欣市場"場域精神"共振之下的產物,除了作為個人眷村情懷的慰藉,也期盼迴看的過程能讓這精神繼續以另外一種形式延續。

哈哈 拷貝.jpg
4麵店4x6 拷貝.jpg
3大門+字 拷貝 2.jpg
5雜貨4x6 拷貝.jpg
_MG_2354合-1.jpg
_MG_2560.jpg
7魚-1 拷貝 2.jpg
8湘羚-6x4-e 拷貝 2.jpg
9_MG_2388-6x4-7 拷貝 2.jpg
_MG_2253負6x4 拷貝拷貝.jpg
bottom of page